勿忘国耻的内容是: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以武力攻击中国东北,由此揭开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的“序幕”,让饱受列强欺凌的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威胁。那一段“耻辱”的历史,一断“辛酸”的血泪,一段现代史上“悲怆”的一页,时刻都值得13亿中国人永远铭记。
“九一八”事变是烙印在每位中华儿女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痕。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记住“落后就要挨打”。
警醒国人勿忘国耻。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则国之大耻。”每年9月18日这天,中国每一个大城市都会拉响长长的警报,如此隆重表达的立场和传递的信号很明确,就是在于警醒国人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守望和平,增强市民的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也是痛击逆流,警告那些罔顾事实、篡改历史的人!
勿忘国耻”的含义是不要忘记国家曾经遭受的耻辱,从而激励国民,奋发向上,时刻警戒自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它的拼音是wù wàng guό chĭ,一般将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代名词,比如,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国家耻辱大于任何一个耻辱,一个国家,如果国民忘记它所经历的磨难,那这个国家是没有未来,没有思想的国家,只有牢牢记住以前所经历的磨难,奋发图强,才会使这个国家发展更加繁荣。
扩展资料:
“九·一八”国耻
1931年9月18日晚上,侵华日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借此突然袭击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随即在几天内侵占20多座城市及其周围的广大地区,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七·七”国耻
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的中日军事冲突,日本就此全面进攻中国,称为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人的国耻日。
“勿忘国耻”的含义:不要忘记自己国家曾经的耻辱要时时警戒自己。
勿忘国耻的内容如下:
八十一年前,日本军队在南京犯下了滔天罪行——残忍杀害了百余万中国人,这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沉重的一页!日本帝国毫无人性的侵略行动,简直是罄竹难书!
俗话说:勿忘国耻。虽然八十一年过去了,但是牢牢铭刻在历史长河中日本帝国的罪行丝毫不能因时间河流的冲刷而淡去。十二月十三日十时整,南京城内响起警钟鸣笛。南京人民低头默哀,全国人民低头默哀!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每到这天国家领导者都会赴南京城参加国家公祭日。在祭奠中,我们仿佛听到了八十一年前南京遇害同胞所发出的哀呼。
“谁忘记历史,谁就在灵魂上生病”。如今,我国经济实力日益强大,但是国民素质和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实力还是不够雄厚!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是祖国未来的花朵,祖国繁荣昌盛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少年强则国强。
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努力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出谋划策,宣扬和平友爱的爱国主义意识。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
有幸存者说过: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不论以前发生过了什么。只要记住历史,现在是和平年代,虽说没有战争的纷扰,但更要宣示正义的力量!就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
勿忘国耻的含义是不要忘记曾经的耻辱,要时时警戒自己。
回顾近代中国,一次次地遭受外族入侵,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每一次战争都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的历史深渊。国家丧失主权、任由宰割,人民惨遭涂炭、流离失所。这段屈辱、抗争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子子孙孙不能忘记也不可忘记的。
耻辱的历史同时明证着“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训。
知耻而后勇,中国人意气风发、风雨兼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世界发达国家需一百多年才能取得的巨大成就。20世纪末,香港、澳门平稳回归,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及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国人在为辉煌成绩欢呼的同时,应清醒地认识我国国情和风云变幻的世界局势。
“勿”和“毋”虽然基本意义相同,但有两点区别:一是声调不同,“毋”是阳平,“勿”是去声,二是否定语气有轻重不同,“毋”表示“不要”,带有劝勉 口气缓和,如“毋庸讳言”“宁缺毋滥”;“勿”表示“不要”,带有强制意味,口气强硬,如“请勿喧哗”“勿谓言之不预”
所以,“勿忘国耻”更为正确
西周被灭、焚书坑儒、五胡乱华、隋军远征高丽惨败、靖康之耻、崖山之耻、土木堡之变、扬州十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是一句爱国宣传标语,这句话很生动形象地阐述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崇高的热爱之情,以及不忘历史,忠于使命的责任与担当。
八大国耻的特点
892年前,北宋灭亡,1127年1月9日金国攻陷宋朝首都开封,史称靖康之耻,金军攻破宋朝首都东京,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朝皇帝宋钦宗和太上皇宋徽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史称靖康之变。
736年前,文天祥就义,1283年1月9日,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慷慨就义。
1279年3月19日,走投无路的南宋残余势力在广东崖山被蒙古军队包围。四十三岁的陆秀夫见无法突围,便背着8岁的赵昺跳海自杀,随行十多万军民亦相继跳海自杀,十余万具尸体浮海,这就是崖山之耻,随着文天祥的就义,南宋彻底灭亡。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西周被蛮族所灭,古典文明走向终结。
秦始皇为维护其统治,焚书坑儒,泯灭文明。
公元316年西晋灭亡,中国也堕入了长达三个多世纪五胡乱华时期。鲜血染红了华夏的天空。
公元612年隋军远征高丽的惨败,10多万将士战死。隋朝灭亡,中华大地再次走向纷乱。
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明朝50万大军,死伤过半,成为明王朝由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公元1645年清军血洗扬州,在10天内的血腥屠杀中,有将近80万人死在清军的屠刀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