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佛昙镇下辖村委会包括佛昙居委会、园东村委会、石埕村委会、岸头村委会、石门村委会、下坑村委会、先锋村委会、下苏村委会、吟兜村委会、港头村委会、新安村委会、人坪村委会、后社村委会、白石村委会、后许村委会、轧内村委会、整美村委会、东坂村委会、洞野村委会、花林村委会、岱嵩村委会
火山岛自然生态风景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前亭镇至佛昙镇滨海地带。
火山岛自然生态风景区距厦市、漳州市和漳浦县城均约50公里。
景区内保存了中心式火山喷发构造形迹和后期风化海蚀地质地貌。景区由“三山(香山、烟楼山和鱼鳞石山)、三岛(林进屿、南碇岛和整美半岛)、三湾 (崎沙湾、江口湾和后蔡湾)”组成。火山岛自然生态风景区是保存完整的滨海火山地质遗迹,被福建省政府列入福建十大旅游品牌。
现象类别
消亡边界火山岛
消亡边界即板块隐没带,板块下俯冲带动地表物质进入上地幔,然后又被重新火山喷发出来,多年累计可以形成火山岛,如阿留申群岛。
生长边界火山岛
生长边界因为是板块撕裂的地方,地壳都很薄,而且地下岩浆又活动频繁,不少会有岩浆溢流出来,累计形成火山岛屿,如冰岛,加拉帕戈斯群岛。
热点火山岛
一种较为罕见的板内火山,这种火山岛的位置不处于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恰恰在板内。地下一根上升流从核幔边界直通岩石圈底部,在地壳造就板内火山岛。如夏威夷群岛,大溪地岛,凯尔盖朗岛。
总结【佛坛八景有哪些】
自古以来,佛是钟灵郁秀的宝地,其自然景观以八景闻名:佛光的头,枝繁叶茂的荷花,龟蛇云集,钟鼓清脆,黄蜂出巢,猫鼠照应,鸬鹚呜叫,王公望印。
王公看到了海豹
卫慧寺,即王巩庙,建于元至郑年间,1998年重修,2010年重修。这座寺庙坐落在鼻子在半岛的南端,街区的北部和南部。在寺庙的正面,有一块奇怪的石头在海里,像一个密封外壳和一个海豹内核。每当退潮时,石印生动地出现在海面上,所以它被称为王公看到了海豹。八景之一王公看印度佛谭。整个梅王公庙现在挤满了信众和香客。
佛的头部反射
太乙峰,位于佛昙先锋山(即芙蓉山),山中有一巨石,形似佛的头。山脚下有一个大水池,水清澈如镜。初升的太阳造就了佛石头的头映在水池里。佛的倒影的头已成为佛昙八景之一,但现在水池已经消失,没有留下任何景观。太乙峰是刻在佛的头巨石。
芙蓉盛世
佛昙镇下坑村位于佛昙湾东北角,主要由大灰山、芙蓉山和毕丽山组成,呈Pin,这是开基祖最早的住处,姓佛昙阳。其中,芙蓉山由许多巨大的石头组成,其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因此,它被称为芙蓉山。芙蓉茂盛是佛昙谷八景之一。
猫照看老鼠
猫照在老鼠身上佛坛八景之一,因海边生动的天然鼠石、猫石而得名。碧江公园占地1000平方米,靠近佛昙港。它位于佛昙八景之一,猫照老鼠的地方。有碧江宫,碧江亭,有老人掷槌球的场合。这是村民们的娱乐场所。
鸬鹚领颈
鸬鹚的脖子,俗称鸬鹚的头,是八景之一的佛坛。它位于戴嵩岛背面的港口。有一根褐色的土柱,直径约4米,傲然挺立在海水中。每年海浪冲击土柱,海水时高时低。像鸬鹚一样的土柱他的头隐约出现,像一只在海里游泳的鸬鹚。
清脆的钟声和鼓声
清脆的钟声和鼓声佛昙八景之一,位于岸康厝。东镇宫献给五个主权国家和广平大帝,于2001年重建。水莲宫位于康厝社,供奉广济、王祖的祖先和第二代祖父。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992年重建。
"佛昙"镇( fó tán):历史悠久的古镇。因芙蓉山下从前有一口清潭,映现山顶一块状如佛头的天然岩石,称佛潭,以至成为地名。横跨在鸿儒江上的桥梁称佛潭桥,以后桥名又成为地名。早在唐代,“开漳”刺史陈元光已经写下壮丽诗篇《晓发佛潭桥》,当时陈元光奏准设立漳州和漳浦县,立行台于四境,其中东行台设在漳浦县佛潭桥。自唐至清朝,官方的文书、地方志都称现在的佛昙镇为佛潭桥,民国初年,开始将佛潭写成佛昙,沿用至今。
不知道你要找的是不是这个。
1、漳浦县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沿海,属漳州市,1990年人口普查时该县人口73、44万,汉族为主,有畲族等其他少数民族1、86万,面积1981平方千米,唐垂拱二年置漳浦县,漳取自漳江、浦意为水滨。
2、漳浦县辖17个镇、2个乡、2个民族乡:绥安镇、佛昙镇、赤湖镇、旧镇、杜浔镇、霞美镇、官浔镇、长桥镇、前亭镇、深土镇、六鳌镇、古雷镇、盘陀镇、马坪镇、石榴镇、沙西镇、大南坂镇、南浦乡、赤土乡、湖西畲族乡、赤岭畲族乡。
3、开元二十九年怀恩县并入,明嘉靖九年析置诏安县 ,矿产主要有玻璃砂、花岗岩、玄武岩、硅藻土、辉绿岩、高岭土、铝土、稀土。土特产主要有对虾、剪纸、金钟荔枝酒,名胜古迹主要有威惠庙、黄道周纪念馆、赵家堡、海月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