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村是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合口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0724101222,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30724。邮政编码为415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736,车牌号码为湘J。龙岗村与楠桥村、砚水堰村、陈湖村、三合村、龙家溪村、芭茅社区、富强社区、黄陵桥社区、龙池堰社区、澧阳社区、群丰社区、管渡社区、白鹤社区、三元口社区相邻。
龙岗村附近有太浮山、青山崖墓群、林伯渠故居、九里楚墓群、申鸣城遗址等旅游景点,有临澧黄花鱼、临澧杂柑、太浮山五大名竹、和渣、临澧绿茶等特产。
不拆
根据查询问政湖南信息显示:临澧县合口镇华联超市安全隐患,所以对合口镇华联超市停工整改,但是没有拆除
合口镇华联生活超市于2019年10月,经合口镇党委、政府集体研究同意后,作为政府招商引资项目入驻合口
有
合口镇是国家建设部、省、市、县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位于湘西北澧阳平原,东连207国道,西接长石铁路
合口镇每天都有的士经过,想要出门可以在路口等待或者在网上预约
杨板中心小学,临澧县烽火乡中心小学。
1、杨板中心小学:位于湖南省临澧县杨板乡杨板村,学校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最好的小学。
2、临澧县烽火乡中心小学:位于临澧县烽火乡银河村,良好的校风、教风赢得了家长的满意。
合口镇紧靠澧水,地处松澧平原,全镇共有黄陵、富强、芭茅、群丰、管渡、白鹤、兴隆、澧阳、龙池、大云、龙家溪、回龙、金龙、金岗、三合、陈湖、砚水堰、楠桥、坪水、人参、苍蒲、龙岗、双堰、大堰等行政村,耕地面积3.6万亩,合口镇是全国百家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是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合口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产丰富,人民勤劳朴实,交通方便,环境宽松,集陆路、铁路、水路为一体,东邻207国道9公里、S304省道从东至西横穿全镇,西邻铁路新安镇站8公里、石门县北站20公里,镇内建有工业园区,路、水、电等设施齐备。
辖21个村,6个居委会。城乡总人口5.1万人,镇区常住人口1.9万人。
临澧县辖镇。1951年属区辖镇,1953年属县辖镇,1985年并新合乡设合口镇。位于县境北部,澧水北岸。距县城21公里。面积45.6平方公里。镇政府驻管渡。省道张慈公路与县道九合公路通过全境。澧水建有合口码头。辖大兴街、中横街、三元口3个居委会和白鹤、芭茅、富强、黄陵、群丰、管渡、兴隆、澧阳、菖蒲、双堰、龙岗、大堰、郊区、龙池、大云、双龙、回龙、金龙、金岗、三合、陈湖、大枫、楠桥、坪水、人参等25个村委会。盛产粮、棉、油。乡镇企业有油脂化工、铜标准件、机械制造等厂和珍珠养殖场,所产珍珠工艺品,精石膏闻名省内外。县属造船、面粉、饲料、轧花、油脂化工等企业和县立第二中学、烧伤专科医院在境内。1994年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先进单位。有战国时楚大夫申鸣墓。 合口镇,位于县城西北21.2公里处,东靠澧县,南傍澧水,北仰九里楚墓群遗址,西临新安镇。扼松澧平原南隅,为湘西北重镇之相传。合口之名的由来是:因上有索水经合溪桥,下有高家溪经张家桥,中有芭茅溪(保和沟)经保和桥,三水汇合注人澧水而得名。
凭借澧水交通之便,将湘西山区与洞庭湖滨平原连成一片的优越地理条件,合口不仅成为古代军旅、邮递必经之途,也是山区和平原物资吞吐的咽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繁华集市。据同治《安福县志》载:“合口在明至清雍正时期是九溪卫地的重要商业中心。雍正七年正式设合口市。乾隆三年(1738)增设驿铺、官渡,是上四府永(顺)桑(植)慈(利)石(门)诸山区木材、榈、
茶油等山杂货物的集散地”。并载:“船伐往来,商务繁荣,人口稠密,有上千铺户,为全县之冠,素有‘小汉口’之称”。